首页 > 咨询云

新赛道跑出加速度——山东加快工业企业梯度培育观察

发布时间:2025-04-07 16:00:46     阅读:1988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3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63家,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作为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一批拔节生长的企业不断涌现,成为山东推动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有力支撑。

立足工业基础优势,山东挖掘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产品质量优、财务状况健康的“种子企业”,通过精心培育,推动企业成为产业链建链延链的“主攻手”、供应链上的“配套专家”,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3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63家,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作为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一批拔节生长的企业不断涌现,成为山东推动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有力支撑。

立足工业基础优势,山东挖掘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产品质量优、财务状况健康的“种子企业”,通过精心培育,推动企业成为产业链建链延链的“主攻手”、供应链上的“配套专家”,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在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的山东国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对风电轮毂进行喷涂作业(2024年10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铸件最大单重约160吨、一片风机叶片长达100多米、一个轮毂直径约5米……走进山东国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各类大型风电装备琳琅满目。目前这家企业风电铸件国内市场占有率在30%以上。

鲜为人知的是,短短一年时间内,国创精密便实现了从省级单项冠军到国家级单项冠军的跨越。

“创新是实现飞跃发展的关键。”公司副总经理张振强说,公司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始终在5.5%以上,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在风电装备赛道跑出了加速度。

近年来,山东不断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企业的科技创新助推产业革新,一批“冠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齐鲁大地涌现。目前,山东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

实现梯度培育,针对企业的“选种”是基础。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小企业处副处长米思拓说,山东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挖潜强基行动,累计对3万余家“种子”企业建档入库、精准培育,有效推动优质中小企业提质扩容。

“我们对照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评价指标,建立优质企业重点培育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做到符合条件企业应报尽报、应入尽入。”滨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当地优质企业培育库在库企业达650家。相关部门围绕企业专业化发展、经营管理、创新能力等7个方面精准施策,逐企分析短板弱项,“一企一策”制定成长方案。

在“育苗”过程中,山东依托工业互联网发展领先优势,“一企一策”引导企业推进智能化改造,为其插上“数字翅膀”。

位于滕州市的山东海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通过使用远程预测性维护平台,针对性地对设备进行提前维保。“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均提升40%左右。”公司副总经理杜明泽说。

根据山东发布的《2025年全省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今年山东将推动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94%左右。

企业从“种子”一步步成长为“大树”,离不开沃土的滋养。山东通过推出财政奖补、股权激励、融资促进等系列支持政策,为企业营造“发展土壤”。

同时,为让专精特新企业更好培养、留住人才,近年来山东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人才职称评审制度进行创新。符合条件的企业内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取得原创性科技成果以及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可经企业董事长(或研发团队技术带头人)署名举荐,直接申报工程技术系列高级职称。

山东山森数控技术有限公司创新工作室主任孙强说,通过“董事长举荐制”,公司新增3名高级工程师、1名正高级工程师,开展科研工作更顺畅,已成功获评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对象。

数据显示,山东目前处于培育有效期内的创新型中小企业2659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07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63家。

从创新型中小企业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再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最终迈向主业突出、综合实力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单项冠军企业。如今,一条引领企业壮大的路径在齐鲁大地愈发清晰。

产业聚链成群“携手”发展壮大

从一两家龙头企业到一条产业链,在山东各地,上下衔接、协同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正在加速完善。

在位于山东肥城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年产2.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加紧运转。如今,瑞福锂业已成为“链主”企业,带动本地锂电新材料产业链协同发展。多家企业间实现了碳酸锂生产线、氢氧化锂生产线、硫酸及蒸汽原材料生产线的通用生产设备共享。

肥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王峰介绍,目前,一条涵盖锂矿石加工、锂电池钠电池原材料、正负极材料、电池电材组装、锂电池回收综合利用的全周期、闭环式产业链初具规模,有效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聚链”方能“成群”,随着梯度培育体系成效显现,单项冠军引领示范,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涌现,促进产业集群迅速壮大。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山东将围绕11条标志性产业链、100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两大重点,推动大中小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合作持续挖潜、资源共享共用,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2025-04-07 16:00:46
来自:滕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服务机构征集

最新通知